新聞

新聞

14 七月 2017

四成美人遭網路騷擾 社群媒體互動謹慎為上

Posted in 新聞

根據美國獨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公布調查資料,大約66%美國人曾在網路上目睹他人遭騷擾、41%曾親身遭遇騷擾,甚至還有18%曾受身體或性方面持續騷擾威脅。目前臺灣還沒有相關大規模類似調查,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提醒所有網路使用者,透過網路、特別是社群媒體與他人互動時,務必特別謹慎,即使是現實生活好友,仍應特別留意應有的界線。

這項調查訪問4248位美國成年人,統計發現,最常發生網路騷擾的地方,大多集中臉書或推特等社群網路平台。隨著這些網路互動平台日漸普及,使用者遭騷擾的比例也較過去提高。皮尤中心2014年也曾經實施類似調查,當時曾親身遭騷擾者約35%,但今年已經突破四成。

13 七月 2017

真假新聞仔細看 網路資訊切記查證再查證

Posted in 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上任之後,持續向「假新聞」宣戰,不過各種「假新聞」仍然層出不窮,一家跨國資訊安全廠商最近公布研究報告,提供辨別假新聞的訣竅,提醒所有閱聽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務必把握查證再查證的原則;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也叮嚀,收到各種訊息時,千萬不要急著轉發分享,仔細判斷再行動,以免成為謠言幫手。

這份研究報告顯示,「假新聞」不只傳播錯誤訊息,而且已經成為新的營利模式,透過特定的內容行銷手法,操作輿論風向,還因此哄抬貼文觸及率和影響力而賺取商業利益,因此影響金融市場正常交易價格。

12 七月 2017

行動上網支付好方便 小心保密更關鍵

Posted in 新聞

行動上網、行動支付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銀行業者提醒,「一機在手」解決生活大小事的同時,更應該謹慎小心,以免帶來更大的風險。

有機會到中國大陸旅遊經商的人都會發現,對岸行動支付的普及性較臺灣更高,然而一家已經進軍對岸的銀行整理客戶經驗,近日推出了手機支付安全指南,建議消費者務必養成良好習慣,除了設定較嚴格的手機密碼、盡量不要設定開放自動登錄,還要避免隨時開啟藍芽功能、同時不隨意登入不明的免費公眾Wifi,以保障網路和交易安全。

11 七月 2017

成人沉迷手遊惹禍 白絲帶籲父母珍惜親子時光

Posted in 新聞

媒體報導,高雄一位高二學生因為不滿父親長期沉迷手機遊戲而忽略自己,先寄信恐嚇遊戲公司,後又對遊戲公司伺服器發動殭屍病毒攻擊,同時塞爆頻寬癱瘓遊戲,希望喚回父親。遊戲和電信公司發現後報警,將高中生以妨害電腦使用和恐嚇取財罪函送法辦。

高中生的父親接獲通報趕至警局時,後悔自己的行為,坦言自己迷上遊戲,忽略孩子感受,願意向遊戲公司和其他受害玩家道歉。

10 七月 2017

化身正義? 日本廣告提醒網路審慎發言別傷人

Posted in 新聞

日本廣告協會(AC Japan)最近推出了一則企業社會責任廣告,內容是日本人熟悉的傳統民間故事《桃太郎》,只是進入了網路時代,因為網友意見多,反而讓情節無法繼續發展...用以提醒網友們在明白事情真相前,先不要過度情緒發言,以免傷及無辜。

《桃太郎》故事起源於老奶奶在溪邊洗衣服並撿到大桃子,回家剖開發現男嬰,從此展開冒險情節...然而在廣告中,老奶奶才拿起桃子,還在猶豫如何處理時,一旁就出現許多網友的聲音,「這是竊盜吧!」、「怎麼沒有去報案?」、「不可以在溪邊洗東西啊!」、「有想過桃子的心情嗎?」,甚至「就算道歉也不會原諒你」,嚇得老奶奶流下眼淚,不知道該怎麼辦?

07 七月 2017

好康分享?保護兒少 照片影片勿亂拍亂傳

Posted in 新聞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統計,今年五、六月間超過140件兒少性侵害案件中,有25件合併被拍攝裸照或親密照,其中一件裸照遭散播。另外還有近20件雖然當事人未遭性侵,但也被拍攝裸照或親密照並散播。分析這些拍攝與散布裸站和親密照的加害人,大多都是成年網友或受害者的前男友。

新北市社會局提醒,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條文今年一月起施行,只要「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都違反規定,而「散布、播送或販賣兒童或少年為性交、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也屬不法。即使只是收到轉寄相關裸露資訊,千萬不要轉寄分享,以免受罰。

06 七月 2017

線上影音服務夯 謹記分級分時收視守護健康

Posted in 新聞

你會上網看影音嗎?隨著行動載具普及、網速增加,可以隨選隨看、甚至跨載具連續收看的線上影音服務愈來愈受到大家歡迎,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最新調查發現,臺灣地區消費者平均每週花7.3小時觀看線上影音內容,其中超過四分之一每週超過12小時;如果以年齡族群來看,24歲以下年輕族群超過七成每週超過5小時。

不同於傳統的電視媒體,線上影音服務內容多元,觀眾可以隨時選擇自己喜愛的節目收看,然而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黃葳威教授叮嚀,收看這些影音節目時,務必仍然謹記節制原則。使用電腦、電視、電動、電話等四電產品,除了注意光線和姿勢角度,每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讓眼睛能適當休息,同時不要忘記每天安排戶外活動至少120分鐘,保持身心健康平衡發展。

05 七月 2017

安心過暑假 網路交友切記保護自己

Posted in 新聞

衛生福利部統計,過去五年18歲以下性侵害通報案件受暴人數每年平均超過6600人,其中6-9月暑假期間,12-18歲性侵害案件中,被害者遭網友性侵的比例更是高峰。統計也顯示,在整體性侵害通報案件中,被害與加害人為「網友」關係者的案件數逐年成長,去年全年逾900件,但光以今年第一季來看,就超過250件。

03 七月 2017

螢幕之外 更要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

Posted in 新聞

 大學指考國文科考試2日登場,今年的作文題目是:「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許多考生反應還好發揮,但師長們也憂心有些「宅男宅女」,因為缺乏太多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經驗,恐怕不容易體會。

有教師提到,過往電腦網路不發達,人們透過面對面、電話或書信,容易體會人情冷暖,但科技興盛之後,人們之間看似更容易聯繫,卻也產生許多新現象。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長期觀察青少年和兒童網路使用情形同樣發現,許多人透過網路社群認識網友,尋求網路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和建議,不過也因為網路互動隱身螢幕背後的「神秘」特性,經常遭遇許多困擾。

30 六月 2017

全方位關懷不打烊 白絲帶陪伴親子安心過暑假

Posted in 新聞

要放暑假啦!辛苦了一個學期,終於可以大玩特玩,不只許多學生引頸期待,相關娛樂廠商也都蓄勢待發...然而,近日也有地區診所醫師投書媒體,指出近來門診陸續出現一些網路成癮患者,提醒家長們用心觀察陪伴,別讓快樂暑假變調。

醫師提到,這些網路成癮患者,大多可能因為玩遊戲而偷錢、遭退學、逃家,也有人因為遊戲表現不好而出現憂鬱現象,喪失信心、情緒低落導致生理疾病。不過追根究柢,網路遊戲成癮都只是問題縮影,真正的根源可能多和在學校被欺負霸凌、家庭關係失和、社交恐懼症、現實生活中缺乏成就感或其他精神疾病有關,必須和個案建立信任關係、用心傾聽觀察,再從中介入,鼓勵正向生活態度,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  33 34 35 36 37 [3839 40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