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十二月 2018
【OMG小遊戲點下去真的OMG!? 真正的凶手其實是…】
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上常出現的心理測驗小遊戲,利用「你的朋友都已經玩過」、「準到爆!」、「最能代表你的…」等話術,令人忍不住想要點進去。然而近日網路上瘋傳一名網友在點選「OMG」小遊戲後被強制扣款的消息,引發熱議,但有網友推測其實應該是誤點了其他引導扣款的廣告所致。
媒體報導,日前一名女網友PO文抱怨,指出用手機玩最近很流行的小遊戲「OMG」時,竟然收到2,580元的扣款通知,趕緊請客服協助處理,解除付款。除此之外,類似的災情也相繼傳出,有網友指出,如果不移除這款外掛程式,它就會不斷傳送廣告訊息,還會以用戶帳號發文貼廣告,甚至連自己的Facebook都被強制登出等,懷疑該款遊戲可能是病毒,提醒其他網友小心,否則「點進去就OMG了!」
由於不少網友對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跳出的心理測驗、運勢占卜等連結往往會感到好奇,加上標題聳動,更是讓人失去抵抗力,然而真正去閱讀隱私條款的卻是少之又少。資安廠商的調查發現,近五成的網友在按下「我同意」之前,僅花了10秒鐘閱讀隱私條款,且其中更有近7%花不到1秒鐘的時間,用戶習慣逐漸讓Facebook成了詐騙貼文或蒐集個資的管道。
事實上,要將遊戲上架到Facebook必須經過繁瑣的審查程序,尤其在先前個資外洩風波過後,審核機制變得更加嚴格,在Facebook上使用各種應用程式之前,一定都會出現授權畫面,必須明確點下去之後,開發者才能取得用戶資料。而根據國外媒體引述「OMG」開發廠商的說法指出,「OMG」並沒有向玩家要求支付費用,玩家可以在左上方點選「X」關閉廣告,若點擊廣告,等於離開了「OMG」。
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提醒,不論「OMG」鬧得風風雨雨的這款外掛程式到底是不是病毒,用戶在使用社群媒體或其他相關應用程式時都需要留意個資保護和防範詐騙。資安專家建議,除了可以關閉iOS、Android的自動扣款機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隨意點擊陌生連結或第三方廣告。另外在下載遊戲或應用程式前,務必花點時間詳細閱讀隱私條款、確認開啟權限等。若還是對「OMG」有疑慮,也可上網搜尋刪除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