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九月 2020

【留意「代理性孟喬森症候群」:難發現的虐童事件 】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photos/IQzPXpu_-0c

 近來兒童受虐案件頻傳,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日前媒體報導一位日本母親餵食住院中孩子鮮血,造成孩子吐血假象,據了解該女疑似罹患「代理性孟喬森症候群」之精神疾病,已接受相關調查。

母疑患有心理疾病
 「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那是一種透過假裝患病或殘害他人博取同情的心理疾病。外科醫生白映俞指出,「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是指照顧者透過加重被照顧者的病情來博取他人關注,前者通常是母親,後者則是子女,遭此不幸的小孩常因很多奇怪及無法解釋的症狀而住院,每當在母親身邊時病況即更差,醫護人員難以察覺;由於受害者通常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小孩,導致他們很容易在照顧者長期虐待下出現永久性傷害,甚至死亡。

 依衛福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臺兒虐通報案件共計73,973起,而2020年自一月至六月,全國113專線之兒少保護通報量已經超過4,500通,平均每月接獲通報至少750起。兒虐不僅造成受虐兒童的身心受創,科學證據也顯示,受虐經驗也會影響兒童的神經發展與精神疾病的發病風險。

 桃園療養院表示,一般民眾對兒虐的理解多著重在於肢體虐待、過度體罰、性猥褻與侵害等事件,其他較不易辨識的兒虐形式如:精神虐待、疏忽、忽略,乃至更為少見的 「代理性孟喬森症候群」等,也值得大眾與醫療從業人員關注。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許元彰醫師指出,「代理性孟喬森症候群」是一個少見的精神疾病,但在本國的臨床醫療服務中也偶會發現。這是一種不易判定與辨識的兒虐形式,患者常為家庭中之照顧者,透過杜撰或製造被照顧者的的症狀,安排一系列的檢查與治療,外人看來,患者可能是辛苦且盡責的照顧者,卻可能讓被照顧者暴露在健康與安全的威脅中,若受虐者是無自主能力的嬰幼兒或其他弱勢族群,面臨的風險更高。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國平另外表示,此疾病成因不明,患者可能合併其他精神疾病,目前普遍認為,透過在擔任照顧者的過程中得到被需要及被肯定的感受,是導致患者出現此行為的重要因素,但這種以愛為名的行為,卻可能對被照顧者造成重大危害。一般若發現兒少出現不尋常的症狀或就醫行為,或是在特定照顧者陪伴時才出現相關問題,就必須提高警覺。

參考來源:
來源一
來源二
來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