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九月 2020

【線上學習夯?至少七成以上「棄課率」】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photos/-2vD8lIhdnw

 2020年,COVID-19 成為始料未及的世紀黑天鵝,全球各國被迫停工、停課,杜絕人與人接觸,打亂了學校教育、職場專業。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統計,疫情波及下,截至8月,全球有188個國家或地區的學校關閉,10.5億學習者受到影響,遠距教學、線上課程成為今年教學的重要管道。

 「疫情讓學生、老師被迫熟悉線上教育,也重新認識線上學習的特色與優勢。」有不少人會主動選擇購買「線上課程」來自我進修,但實際成效如何?與其跟風下訂後才發現課程不符所需,不如在事前先進行4 項「自我評估」。

跟風後產生棄課潮──線上學習的挑戰
 綜合考量不同規模、訴求的線上學習平台間出現的差異,目前市場上各線上課程的「棄課率」,應至少有七成以上。

 大多數的學習者多會注意課程上得好不好、收費是否合理、平台是否知名;卻少有人從自己的「性格特質」和「需求狀況」進行評估,瞭解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線上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在加入線上學習的行列前,不妨先做一些「自我評估」。

這四種個人特質及需求,較適合線上學習:
一、「自律」
自律度不高的人,就非常不適合採用線上學習的課程。

二、喜歡從新聞、書籍、影片自我充實?
對「線上學習」而言,這類的人較能夠習慣這種學習模式,在面對線上課程中常見的影音檔案及資訊整理方式中,能夠快速轉換成自己較習慣的學習型態。

三、學習的內容,最好是「近期就能實際應用」
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會讓腦內快速地將學習到的東西與所需的資源相互建構。尤其是經過自己實際體驗或應用後的知識,較容易儲存到長期記憶中。在線上課程的選擇上,以「實際上立即有需求」或「自己有強烈意願學習」的課程為主,較能對學習者產生幫助。

四、確認學習的「知識類型」,配比合適的「學習型態」達到綜效
 就課程屬性來說,屬於「硬知識」型的課程比較容易因有步驟或正確答案,而被學習者吸收。例如軟體操作、財務課程基礎、生物化學知識等⋯⋯,較具邏輯性的課綱,較適合使用在線上學習。

 「學習」本就不受限時間、地域限制,不同的「學習方式」,只是帶領我們自我成長的各種途徑──最終,能讓你積累人生歷練的所有過程,就是好的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為了什麼「目的」而學習──驅動力,才是影響學習成效的最關鍵因素。

參考來源:
來源一
來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