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一月 2019

【消基會:網路追劇無人把關 OTT退費機制全憑業者做主】

Posted in 新聞

不論是韓劇、美劇、陸劇、電影,還是綜藝節目,網路追劇成了不少現代人的生活日常,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公佈的調查顯示,網友追劇平均以1到2小時最多(佔24.7%),甚至也有不少民眾願意掏錢追劇,但消基會抽查12家網路影音服務(OTT)收費平台卻發現,有4家業者沒有取消、退費的說明規定,且OTT目前也尚未有主管機關管理,不僅播出的內容無人把關,也可能損害消費者權益。

由於OTT服務不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一台手機、平板,連上無線網路就可以盡情沉浸在追劇的樂趣中,近年來OTT服務愈來愈受到歡迎,甚至引發有線電視剪線潮。而且除了可免費收看的OTT影音串流節目之外,不少民眾也開始接受付費訂閱機制,新興的OTT服務不僅成為主流媒介,也是各家業者兵家必爭之地,包括線上影音平台(如Netflix、愛奇藝、LiTV、LINE TV等)、頻道業者(公視+)、電信業者(中華電信MOD、台灣大個大myVideo、遠傳FriDay影音等)。

根據媒體報導,消基會檢視主流OTT服務業者的協議內容,發現12家業者中,有4家沒有提供有關取消、退費的說明之外,另有1家業者須簽約一年,未滿租期需支付800元費用。此外,1家業者不僅沒有退費,預付型繳費者還要加收10%違約金,而有4家業者則是採取一旦付費即不退費的規定。消基會指出,業者可以精算記錄消費者觀看影片的時間,在退費時卻不能比照辦理?且12個平台針對未成年消費者的限制,僅使用標示的方式提醒,所產生的效果可能不夠。

消基會表示,在行政院消保處還沒有指定主管機關管理,以及訂定「OTT服務契約書範本暨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以公權力介入之前,呼籲業者比照「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有線播送系統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精神,重新審視服務協議或契約條款,修正不公平的條款內容,爭取消費者信賴。同時也提醒消費者,在選擇OTT服務前最好能夠貨比三家,比較業者所提供的節目內容、價格,以及契約條款內容,做個聰明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