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六月 2018

【找回專注和談笑 歐洲校園陸續禁用手機】

Posted in 新聞

對許多家長而言,手機讓父母與孩子的聯絡更加便利,但智慧型手機功能愈來愈多,卻令不少家長擔憂孩子因此手機成癮問題,若是在課堂中使用,也容易影響課程進行或教學品質。根據媒體報導,法國的青少年超過九成擁有手機,有議員提案修法,要更嚴格禁止學生使用手機,而歐洲其他國家,包括英國、丹麥,也有學校開始採取類似禁用手機的措施。

近年來針對校園是否該禁止使用手機的議題普遍受到關注,國外的一家媒體先前即對讀者進行一項意見調查,其中一位中學輔導老師指出,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將干擾學生學習、社交的能力,且手機也增加了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另外也有一位家長表示,為了避免孩子暴露在不當的內容之下,父母與孩子「你抓、我躲」的戲碼幾乎天天上演,而學校也強制學生把作業搬到線上進行,使得學生不得不使用筆記型電腦才能完成,這如同讓酗酒者在酒吧開業務會議一般矛盾。此外,也有讀者回應,認為智慧型手機導致年輕人缺乏真正的溝通技巧,愈來愈不懂得如何與人互動。

事實上,法國早已在2010年起禁止幼稚園學童、小學生和初中生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手機,法國教育部長布朗克(Jean-Michel Blanquer)也在去年底即公開表示將在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時,頒布新法規禁止6至15歲的學童在全國學校內使用手機,這也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anuel Macron)競選時的政見之一。而法國的共和前進(LREM)黨籍國民議會議員費宏(Richard Ferrand)近期則是提出教育法修正草案,要禁止初中生和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國民議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已開始討論此案。據悉,約有半數初中已把禁用手機列入校規,未來新法案將可作為學校整體規範和依據。

除了法國之外,歐洲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作法,例如英國一所中學為了避免學生一有空就滑手機,以致荒廢閱讀,甚至手機成癮,因此針對不同年齡採取不同措施。該校的副校長表示,措施實施後,學生很快就能適應,他們更加投入課外活動和團體社交,餐廳裡也開始聽到談笑聲。此外,丹麥從去年底開始,已有四成的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政府也支持這項作法。在措施實施後兩個月,有家長認為該項禁令有助於讓學生上課更加專心學習,且下課時間更認真在群體遊戲當中,取代了之前每個人都黏在自己的手機螢幕前,但也有父母認為,手機可運用於教學,不需禁止。

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叮嚀,現代人常常一有空檔就不自覺把手機拿出來滑一滑,儘管科技讓我們生活更加便利,卻也可能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專注力下降等問題。專家提醒,一般人多半將時間花在玩手遊、追劇等娛樂上,而不是看書。以台灣的情況來看,有近20%的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甚至很少將一本書讀完,結果將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下滑,若是沒有建立大量閱讀的基礎,未來如何將興趣或想法變成專業和知識呢?在求學階段,應該盡量避免過度依賴手機。而家長的角色和責任也很重要,畢竟孩童學習的主要對象還是父母,若是父母自己都是「手機控」、「手機奴」,又怎麼說服孩子不要當「低頭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