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九月 2018
【學童因網路遊戲意外事件頻傳 專家籲家長關注孩子】
先前媒體曾報導過網路遊戲「藍鯨」(Blue Whale)教唆玩家進行自殘、輕生等行為,導致國外傳出多起青少年自殺的意外事件,近日又傳出俄羅斯一名男童也因為沉迷於一款網路洗腦遊戲,被家人發現在自家後院自殺的不幸消息。另外,中國大陸則是一名母親指稱,兒子模仿「吃雞」遊戲的情節時,跳樓身亡。專家呼籲,家長若是以高壓方式禁止孩子上網、滑手機,不僅困難度頗高,甚至可能因此招致反效果,父母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
媒體報導,俄羅斯一名15歲的少年在母親送給他一台電腦之後,逐漸沉迷在一款洗腦遊戲中,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玩遊戲,日前在玩完遊戲之後,突然走向自家後院輕生。據了解,俄羅斯近期已發生了一連串的類似案件,疑似有心人士利用電腦遊戲煽動兒童和青少年在遊戲過程中自殘或輕生,而這種被稱為「藍鯨」的遊戲,是透過遊戲對玩家洗腦,引發玩家的負面情緒,甚至導致精神錯亂等,並鼓勵玩家在50天內自殺,藉以證明自己在遊戲中贏得勝利。
近期除了駭人聽聞的死亡遊戲受到關注之外,「吃雞」遊戲幾乎成了許多中、小學生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然而中國江蘇卻傳出一名13歲學童疑似玩遊戲後墜樓身亡的不幸消息。根據媒體描述,該款遊戲是近年來火紅的槍戰遊戲,遊戲中為了節省時間,玩家經常會直接跳窗而不走正門。墜樓男童的母親指稱,今年暑假期間,男童一直待都在南非的親戚家中玩遊戲,遊戲中誤導小孩跳樓沒有關係,流一點血後又會活過來,可能是在遊戲結束後仍沉浸在遊戲情節裡,於是便嘗試跳樓。
對於網路遊戲導致孩童或青少年引發意外事件,專家指出,管教孩子不是像釘釘子,只管敲就好了;釘子沒有自我意識,孩子可是有自己的主見,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建立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父母若是用強硬、高壓的態度禁止上網、滑手機,或是扣上道德的大帽子,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招致反效果。家長倒是可以透過了解孩子喜歡,或是沉迷於那一款遊戲,進行重點管理,與孩子一起認識危險性,讓孩子自己提出想法,並由父母監督落實,尊重孩子的自主需求。
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提醒,兒童或青少年對於網路使用需要更多有效的引導,家長過度控制或過度放縱都不是正確的態度。若是更多了解孩子的世界,父母可能會發現其實並不一定是遊戲本身對孩子具有多大的吸引力,而是因為社交需求,不想因為不知道遊戲內容而被同學孤立,被取笑為書呆子等。能夠透過「了解」、「陪伴」、「引導」,參與孩子的生活,為孩子挑選適齡的遊戲,也能夠避免因為好奇,接觸到傳播不量訊息的媒體、網站等。
「媒體天空領航員秋季研習」即將在10/6(週六)於師大博愛樓317會議室舉辦,其中一項主題就在探討虛擬世界裡面資訊的真真假假,同時也將有微電影《虛擬/實境》首播,歡迎上網報名http://www.cyberangel.org.tw/tw/listofimages/2018-media-volunteer,詳情請上白絲帶官網(http://www.cyberangel.org.tw/tw/)查詢,或電洽:(02)2707-1785。


